新華社長春1月6日電(記者李雙溪)近兩年,長春市廣播電視大學成立社區(qū)大學,創(chuàng)新“互聯網+”社區(qū)的教育模式,完善長春市社區(qū)教育三級網絡體系,為市民提供了免費的知識服務,打造百姓家門口的學堂。
長春市廣播電視大學建立的長春全民學習網絡平臺,零門檻、零收費、零基礎,各種書籍、課程、視頻資料資源總量達到75Tb。建成7年來,瀏覽量達到1200萬人次。該平臺采用云技術,資源云存儲,其視頻資源達12萬集,電子圖書130萬種,慕課1349門,微課6636集。長春市廣播電視大學校長常冠群表示,長春全民學習網的技術指標、資源配置、百姓應用情況均處于國內領先水平。
近兩年,隨著人們對知識的渴求愈發(fā)強烈,瀏覽量也出現了迅速增長。通過大數據分析可知,超過59%的用戶日訪問4次,79%的用戶瀏覽時間在30分鐘以上,60%的用戶年齡集中在40歲以下,最受歡迎的學習資料是書法、健康、投資、本地歷史等。
目前,長春電大共建設102個社區(qū)數字化學習中心、20個鄉(xiāng)鎮(zhèn)數字化學習中心和4個部隊數字化學習中心,開展線下學習活動,將全民公益大講堂送進社區(qū)、部隊、機關、學校、企業(yè)、鄉(xiāng)鎮(zhèn)等,累計舉辦75場,覆蓋40多個社區(qū)。
通過送課進社區(qū),一些沉迷于麻將的老人們熱衷起網上學習。社區(qū)居民最受歡迎的課程是關于智能手機使用、法律知識和健康保健養(yǎng)生常識等。曾經多次給社區(qū)居民講課的數字化學習港綜合辦公室主任李波介紹,由于社區(qū)里有很多老人不會使用智能手機,無法用智能軟件與親人溝通、打車、繳費等,電大專門為社區(qū)送去相關內容的講座,現場一步步地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機,讓很多老人學會使用微信,方便與子女視頻聊天,不用出門排隊,也能繳納生活費用,課程得到了社區(qū)居民的普遍歡迎。
近些年,長春市政府加大對長春市廣播電視大學建設經費的投入,僅針對社區(qū)教育經費投入超過5000萬元。(來源:新華網)